“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合力助企纾困解难,赋能金融稳定发展”河北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6月24日下午,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合力助企纾困解难,赋能金融稳定发展”河北分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融商中心”)共同主办,河北省律师协会协办,得到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天津仲裁委员会、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天津市河西区司法局、天津市律师协会、石家庄仲裁委员会、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石家庄金融法庭、石家庄市律师协会、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三地多位金融、法律等领域智库专家共商助企纾困解难路径,共享智慧成果经验,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在严格遵守三地防疫政策的前提下,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活动线下会场设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由河北省律师协会青工委副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刘晓彤主持。
融商中心理事长王丽、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监事长黄永维、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于振忠、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段林国、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于涛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天津市律师协会会长才华、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耿小宁以及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天津仲裁委员会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在线出席。
王 丽 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理事长
王丽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柱。当前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风险加剧,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央行、银保监会主动作为,集中发声,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也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多元解纷,帮助涉案企业债务重整纾困。
王丽强调,如何有效助企纾困,不仅是国家的重要关切,也是我们金融与法律从业者的使命担当。因此,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联动各界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主办“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本次河北分论坛以“合力助企纾困解难,赋能金融稳定发展”为主题,参办单位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京津冀”法律与金融机构,发言嘉宾阵容强大,讨论主题务实。期待来自三地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与法律服务机构的专家共享纾困经验,共商跨界合作,共同助力中小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为后疫情阶段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永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监事长
黄永维指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如何更好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刻,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外贸、稳预期,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河北分论坛的选题关键、重要且及时。
黄永维强调,帮助“京津冀”中小微企业渡过当前难关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有效协作,需加强系统性金融制度创新,促进“两大协同”融合。
黄永维介绍,所谓“两大协同”,其一为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协同。长期以来存在于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破题关键在于挖掘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和经营记录作为银行授信基础。黄永维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架设桥梁,铺设渠道,构建有效机制保证信贷资金使用安全,建议各级政府充分发挥第三方大数据平台作用,向金融机构完整真实展现企业状况;支持企业建立非固定资产评估系统,为银行是否发放贷款提供科学依据。黄永维认为,各金融机构亦需解放思想,转变信贷理念,树立新资产理念,完善资产评估体系。“两大协同”之二是指“京津冀”区域协同,需大力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协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议各级政府依法依规开放数据资源,以专业机构赋能金融企业,以金融企业赋能中小微企业,促进大小企业融通发展,助力产业链协同、创新链的协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振忠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于振忠指出,“高水平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是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之一,也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业态,吸引了众多金融产业“安家落户”,传统的金融审判方式随之逐渐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金融案件数量大幅增加,传统审判模式难以应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情况多样,裁判尺度难以统一;金融借款合同约定不规范,诉讼文书难以送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当事人和财产分散在全国各地,审执效率难以提升等。
于振忠介绍,为及时回应金融领域和民营经济领域司法新需求,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不断健全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一是以金融审判巡回法庭为依托,与金融营商环境融合。成立数智金融审判巡回法庭,推动案件多元、智能、高效办理。组建诉调对接团队,实现金融案件批量诉前化解。推行金融多元解纷,以高质量的多元协同推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创新金融智审模式,智能批量办理案件。二是以工商联法官工作室为依托,与民营经济发展融合。今年4月,河北区人民法院与工商联在河北区意式风情区成立联合工作室,进一步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助力大意风区商圈建设。三是以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为依托,与府院协同融合。河北区人民法院深入落实市高院《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十条措施》,多元化解行政案件。建立联动机制,与辖区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建立沟通机制,积极推进诉讼与调解、行政复议等非诉手段衔接。推动前端治理,积极参与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法律论证。强化源头预防,对常见行政争议、易引发因素等进行司法指导,推动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为天津市“高水平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司法服务和保障。
于振忠表示,本次论坛汇集金融各领域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是一次促进“京津冀”三地金融审判交流的良好契机。在下一步工作中,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将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出发,继续积极参与三地法院合作,与京冀法院的朋友们一道奋勇前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段林国 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段林国指出,此次河北分论坛着眼实处,助企纾困解难。在“京津冀”三地共同努力下,真正搭建起了学术界、政策界和实务界的交流、合作以及对话平台。
段林国介绍,河北省律师协会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发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专业优势,逐步开展了一系列法律及政策咨询、法制宣讲、组织法治体检、结对帮扶等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积极为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努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段林国表示,期待“京津冀”三地坚持持续加强金融与法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迸发更多创新性理论与前沿成果。
于 涛 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
于涛介绍,当前金融纠纷呈现出数量大、类案化特点,金融企业对纠纷化解的速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家庄仲裁委员会作为省会多元化解机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金融纠纷、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第一,创新金融仲裁,提升仲裁服务。在保证传统金融纠纷在仲裁能够得到快速、专业处理的前提下,专门针对批量案件开发了互联网仲裁平台,以提升解纷效率。同时,为已经达成和解的金融纠纷提供仲裁确认服务,赋予调解书法律强制力。第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本领。建立健全金融仲裁队伍的建设,着重办案秘书的培训,加大对金融案件的指导、监督、关注力度。第三,践行多元化解纷,助力金融发展。与石家庄金融法庭建立联动机制,增强与各级法院、兄弟仲裁机构、行业协会等纠纷化解主体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做好金融纠纷的化解工作。
于涛表示,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已为助力企业纾困做好了充分准备,期待三地金融协同发展,稳中前进。
高红梅 石家庄金融法庭法官
石家庄金融法庭法官高红梅以“金融审判实务分享”为题作精彩分享。高红梅介绍了石家庄金融法庭的编制情况及自成立至今的金融案件受理情况,提出当前金融司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必须大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高红梅详细介绍了石家庄金融法庭的经验做法:一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把非诉挺在前面,积极参与和指导诉源治理,集合社会多方力量化解金融纠纷。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依托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完成批量案件审理。三是建立职业化审判执行队伍,选派和培养年富力强、素质过硬的干警,注重提高学术科研能力。
高红梅提出,金融法庭在化解金融纠纷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金融审判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作用,积极分析研判金融态势,对诉源治理、立案、审理、执行各个环节呈现的风险苗头,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库优势,积极研判以司法建议,助力及时防范和发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高红梅结合司法案例,就处理典当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等案件的实务操作进行了生动讲解,展现了石家庄金融法庭的专业审判力量。
李华龙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主任级高级经理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主任级高级经理李华龙作“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视角窥探金融稳定与发展问题”主题分享。李华龙提出,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商业银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华龙指出,当前,不良资产是制约中国银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最大障碍因素,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主要仍然是以诉讼为主,但在清收案件诉讼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和症结。第一,立案难、周期长,清收进度难以保障。第二,胜诉易,执行难,清收成效大打折扣。第三,送达难,制约审判效率。第四,诉讼成本高。
李华龙介绍,为解决上述问题,多方积极探索。第一,成立石家庄金融法庭,开启了金融纠纷集中化、专业化审理的新时代,对解决商业银行诉讼案件的立案难、审理周期长等问题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二,充分发挥仲裁效能。中国银行与石家庄仲裁委员会积极研讨互联网仲裁方式,已正式在河北省分行信用卡个性化分期业务相关合同中引入了互联网仲裁条款。第三,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纠纷溯源治理,积极引导金融专业调解组织入驻平台。第四,多措并举,健全执行机制。
贡子明 北京德恒(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北京德恒(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贡子明律师作“群体性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实务”主题分享。基于在法律服务行业深耕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贡子明指出,群体性金融纠纷具有主体多元,法律关系多样复杂等特点,可能涉及民刑交叉、行民交叉、行刑交叉等情况,案件处理难度较大。在处理群体性纠纷的过程中,专业化律师团队所提供的专业化多元解纷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贡子明详细讲解了北京德恒(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律师多元化解金融纠纷工作流程:第一,由律师提出整体法律服务方案设计。第二,律师主导集中梳理案件情况,判断纠纷所涉相关产品或者交易是否合规。第三,对涉纠纷客户群体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有针对性地选配工作人员和律师,具体接洽应对。第四,会同金融机构相关业务部门梳理初步文书资料,熟悉案件脉络。第五,统一文书模板。第六,统一规范工作流程。
贡子明介绍,通过多元化解金融纠纷工作的开展,该所代理的群体性金融案件中多数通过调解途径解决,收获了良好成效。
杜会强 河北省工商联执委
王子龙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债务重组业务委员会主席
作为资深投行专家,王子龙分享了中金公司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作用,为企业纾困赋能的经验做法。一方面,中金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挖掘产业价值,助企走出困境,实现多方共赢;另一方面,与法律服务机构携手,致力于在盘活困难企业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冲击,助力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风险,赋能金融稳定发展。
宋盖峰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资产保全部代表
宋盖峰指出,金融机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要充分发挥输血功能,全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第一是要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第二是要鼓励银行进一步靠前发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第三要提升银行敢贷、愿贷的能力,更好地为金融服务。
宋盖峰介绍了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出的一系列纾困帮扶及金融支持政策,通过积极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展期、续贷衔接措施,全力保障信贷支持的稳定性,充分展现了华夏银行以金融抗疫,助力实现金融稳定与发展的责任担当。
张 韬 国创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张韬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式整体较差,面临三重压力:第一,预期转弱,信心不足将很难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第二,需求收缩,没有需求就没有增长。第三,供给冲击,生产体系受到冲击,增长很难达预期目标。而供应链金融作为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能够将产业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诸如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用供应链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发展。
张韬介绍,国创保理公司可从采购、物流、销售等供应链环节中寻找合作点,为企业提供金融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保理、供应链金融作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李广新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广新律师基于多年破产重整业务实践经验,站在企业角度分享了三点纾困见解:
第一,建立债权委员会和股东协商机制,缓解财务压力。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触发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采取行动,比如通过法律手段保全债权,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必要的。但该等操作会使企业信用迅速下降或耗尽,无法进一步融资。其结果是企业经营雪上加霜,资产缩水,最终不利债权人的债权的清偿。建议由当地主管金融机关牵头组织贷款金融构及其他较大的债权人,成立债权人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缓解企业财务困难。李广新指出,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和股东协商机制的本质,是金融债权人与股东合作,参与企业决策,并行使一部分监督职能。债权人给予企业债权相应宽松条件,包括给予新增流动性支持,从而缓解企业财务困难,改善经营,实现多赢。
第二,当企业处于经营管理不善之际,可寻求优势企业结合,以托管或重组等方式摆脱困境。
第三,在企业破产重整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所作用,保障交易合规性。李广新指出,在当前疫情困境下,应大力培养地方产业集群,提供惠企政策支持,鼓励引导良性竞争,协力助企渡过难关。
靳朝晖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天津仲裁委员会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天津市律师协会仲裁专业委员会主任
靳朝晖律师从争议解决角度切入为企业提出纾困建议。靳朝晖指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当争议解决策略易产生高昂成本,使得企业在维权中陷入困境。因此,当企业面临争议之际,需结合争议背景、企业诉求制定解纷目标,选择适合解纷方式。其次,中小企业应坚定永续经营、稳定发展的目标,在追求公平争议的过程中考虑经济成本,兼顾解纷效率。靳朝晖律师详细介绍了仲裁解纷的优势所在,指出当前很多仲裁机构都已施行相关减费措施,提示企业充分借助律师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仲裁请求,同时应善于运用以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多元解纷机制,在最大程度上增效节费,实现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本次“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合力助企纾困解难,赋能金融稳定发展”河北分论坛在“京津冀”三地金融法律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至此,“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完美收官,河北省律师协会会长张金龙、融商中心理事长王丽作闭幕总结。
张金龙 河北省律师协会会长
张金龙对论坛的顺利闭幕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论坛期间,三地金融与法律界专业人士结合三场分论坛主题进行深入理论研讨,形成了广泛共识,这必将对于助力金融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张金龙就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服务金融稳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此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共同发挥优势和职能作用,为“京津冀”三地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第二,高质量推动律师服务金融业务。要实现切实帮扶市场主体纾困,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律师的积极参与。河北省律师协会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金融法律服务,不断提升律师专业能力和水平,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满足金融法律需求。
第三,高质量推动律师法律服务业发展。广大律师应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市场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金融市场发展规律;要强化使命意识,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要加强学习,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打造一批能够乘风破浪、远涉重洋的旗舰型律所,培养一批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不断推动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融商中心理事长王丽总结致辞
融商中心理事长王丽在闭幕总结中指出,本次系列实务论坛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4月北京开幕,到5月天津讨论,再到6月河北收官,历时三个月,先后举办了三场分论坛活动,分别探讨了“以资管合规保障金融稳定与发展”、“以多元解纷护航金融发展”、“以助企纾困解难赋能金融稳定发展”三个主题。本次论坛得到共同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直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大力支持,三地三十多家单位参办助力,三十多位产业、金融、法律领域的专家分享真知灼见,三千多位金融法律实业界人士参会,收到线上直播五千人次关注点赞,是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启动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学术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王丽提出,本次论坛立足实务,内容丰富,前两场论坛举办后就已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也促使各方开展了紧密合作。
王丽代表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各发起共建单位向关注和支持本次“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的各界专家表示感谢,她表示,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指引,更需金融、法律等各领域从业者尽职担责,跨界合作,希望通过本次“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实务论坛的举办能够为各方合作开启崭新篇章,集各方力量,汇各界所长,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金融稳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京津冀”协同助力金融稳定与发展系列论坛的举办是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携手三地金融、法律界专家立足实践经验,发挥智慧效能,以专业力量赋能我国金融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和重要举措。未来,金融街创新服务智库将不忘初心立足服务根本,一如既往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联动各国各界专业力量,为金融行业稳定与发展助力赋能。